学校首页

团学活动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团学工 > 团学活动 > 正文

艺心下乡结同心 非遗美育润童心 ——文艺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三下乡”中国结手工课

日期:2025-07-17 23:01浏览数:


作者(文):邓一芮 陈思甜

作者(图):邓一芮 陈思甜


为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让非遗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艺先锋”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10日走进长沙市白马中学及白马街道长兴路社区,开展“巧手结同心·非遗润童心”中国结手工美育课程,课程由文艺先锋志愿者何江婷、王熙浩主讲。通过“非遗技艺+红色文化+艺术美育”的创新模式,带领学生们在指尖缠绕间感悟中华传统技艺的智慧之美,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引导的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工作,将党的关怀和知识送到基层一线。

何江婷以“一根红绳的千年旅程”开启文化溯源之旅,生动梳理中国结从结绳记事的远古智慧,到“同心结”“平安结”的情感寄托,再到成为民族象征符号的演进脉络,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深厚的文化认知基础。“中国结的‘结’字,既是缠绕的技艺,也是团结的力量,”她手持一枚鲜红的吉祥结说道,“就像革命年代里,军民同心拧成一股绳,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王熙浩则通过展示不同造型的中国结,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手工艺与民族精神的联结。当一枚枚中国结被学生们编织成形,王熙浩鼓励大家将作品命名为“团结结”“勇气结”,并分享创作寓意:“每一根绳线的交错,都是我们与历史的对话。”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次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探索,也是青年学生服务群众的重要契机。学生们在“绕、穿、拉、结”的重复动作中,逐渐体会到传统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未来,团队将持续开发“手工艺+红色文化”课程,将中国结制作延伸至乡村振兴主题,以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传统之美扎根童心、焕发新生。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也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审、一校|王熙浩

二审、二校|吴琦

三审、三校|龚钰婷


上一条:红育润心田 先锋践三乡 ——文艺先锋志愿服务队赴长沙白马中学开展红色课程

下一条:“寓教于乐,点燃热情”——人文艺术学院“瑶乡筑梦”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为乡村孩子打造快乐学习实践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