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蔡彦茹
2025 年 9 月 16 日下午 15:00-16:00,环境设计专业系全体教师在第十一教学楼 309 教室召开教研(改)活动。本次活动以 “高效能、高效率” 为主题,由系主任李麟主讲,全程紧扣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围绕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师资水平、强化专业特色、服务学生成长” 四大核心目标,通过创新形式、聚焦实质、强化产出的方式,有效激发教师参与热情,显著提升教研活动质量,为后续专业教学改革、教师发展与人才培养工作明确了方向。
一、锚定核心目标,夯实教研活动基础
李麟主任在分享中强调,教研活动需跳出“形式化讨论”的局限,以 “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质进步”为出发点,将四大核心目标贯穿始终:
在深化教学改革上,要求结合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痛点,把教研议题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紧密结合,避免空泛交流,确保改革措施能直接落地于教学场景;在提升师资水平上,提出以“成果共享”为纽带,鼓励教师现场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育人难点,形成“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氛围,助力教师专业能力突破;在强化专业特色上,明确需将教研方向与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定位、行业需求对接,让教学改革始终服务于专业竞争力的提升;在服务学生成长上,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为标尺,确保所有教研成果最终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未来发展需求,为优质教学提供支撑。
二、优化教学大纲,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保障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活动中全体教师围绕学校提出的“三三四”教学大纲的改革,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修改,核心在于强化“课程-专业-考核-毕业要求”的逻辑支撑关系,而这一目标的关键落地举措,聚焦于考核方式的革新:一方面,重点修改“三三四”评估方式。加大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通过多元化评估维度(如 30% 过程性考核、30% 阶段性实践能力考核、40% 终结性综合成果考核,具体细节可结合课程特点调整),全面覆盖学生能力评价——例如,通过课堂项目汇报评估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设计实践评估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毕业设计、调研报告评估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推动考核标准化与透明化。要求明确各类考核的评价标准、评分细则,并在课程开篇即向学生完整公示,让学生从学习初期就清晰知晓 “何为优质成果”,既为学习提供明确方向,也为教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减少主观偏差,保障评价公平。
三、聚焦试卷整改,构建教学反馈闭环
为实现“以考核反向促进教学”的目标,活动中还针对上学期试卷质量展开专项讨论,提出具体要求与整改措施,形成“教学-考核-反馈-改进”的闭环:
首先,明确试卷复盘要求——督促教师逐一检查上学期试卷的命题合理性、评分标准严谨性、学生答题情况关联性,重点分析试卷中暴露的教学问题,如“学生对某一核心知识点掌握薄弱”、“命题与课程目标脱节” 等,精准定位教学漏洞;其次,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要求教师根据复盘结果优化命题思路、完善评分细则,并补充教学薄弱环节的改进计划;最后,明确整改完成时限,确保教师按时落实整改,通过试卷质量的提升反向推动教学内容、方法的优化,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基础。
此次教研(改)活动通过 “明确目标-优化方案-闭环反馈”的逻辑推进,既解决了当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为环境设计专业后续发展搭建了清晰路径。未来,系部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审、一校|王熙浩
二审、二校|吴琦
三审、三校|龚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