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图):姜嘉慧
作者(文):曾昱嘉
2025年10月15日中午,法学学生第二党支部在十二教301举办“’追念最可爱的人’英雄故事讲述”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红色基因传承与英雄精神弘扬,强化青年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活动伊始,支部书记刘玲利以微党课形式引导成员思考如何将书本中的英雄精神转化为现实行动。她指出,理解英雄“主动选择”背后的价值逻辑——对集体主义的忠诚与对崇高信仰的坚守,是打破历史距离感的关键。她鼓励支部成员将英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

在微党课的带动下,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后续环节。三位学生代表分别讲述了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的感人事迹,将抽象精神具象化为生动故事:
法学2401班范译允以“爆破大王”杨根思的事迹为例,展现其“三个不相信”精神的实践内涵。从带领全排三次击退敌军,到弹药耗尽时以身体为武器,杨根思用生命诠释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气魄。

法学2402班何鑫雨通过邱少云在烈火中坚守纪律的事迹,阐释“纪律重于生命”的深刻意义。她指出,英雄的沉默并非被动忍受,而是为集体利益主动选择的忠诚与牺牲。

法学2404班赵婉婷以黄继光舍身堵枪口的壮举,强调共产党员“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她结合今日鸭绿江畔的繁荣景象,呼吁成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

随后,支部成员共同观看歌曲《如愿》的MV。画面中先烈年轻的面容与今日中国的盛世图景交织,引发成员深刻共鸣,不少人在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潸然泪下。

活动最后,书记刘玲利总结指出,本次实践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与党性修养课,旨在引导青年党员从英雄事迹中汲取信仰力量、厚植为民情怀、激发奋斗热情。她强调,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支部成员需将感动转化为行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立足岗位建功,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