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下午两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与文化产业系在综合楼C111教室召开以“严把质量关,规范全过程”为主题的毕业论文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由系主任朱永莉主持,全系无课程安排的教师全员参与,会议核心议题聚焦“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论文写作”,通过靶向研讨为系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破题指路,切实筑牢人才培养“最后一道质量防线”。

会议伊始,朱永莉主任结合近年来文学与文化产业系毕业论文工作实际,点明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她指出,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专业能力、体现系部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但当前部分学生存在选题脱离行业实际、写作逻辑不清晰、格式规范不达标等问题,同时教师指导过程中也面临“指导进度难跟踪、质量标准难统一”的困境。“本次研讨会就是要聚焦这些痛点,从‘选题、指导、写作、评审’全流程梳理规范,形成可落地的质量管控方案,让毕业论文真正成为学生专业成长的‘试金石’。”朱永莉主任的发言为会议研讨划定了核心方向。

在专题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自身指导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全流程质量管控展开深度交流,形成多项关键共识。针对选题环节,教师们提出需建立“选题库动态更新机制”,结合文化产业领域热点定期更新选题方向,确保选题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避免“空泛化、陈旧化”;在写作指导环节,多位教师建议推行“阶段性指导清单制”,将指导过程拆解为“开题报告指导、初稿框架指导、修改完善指导、终稿审核指导”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明确指导重点与时间节点,教师需填写《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实时记录指导内容与学生改进情况,确保指导“有迹可循、责任可溯”。
此外,针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性”这一问题,教师们也提出创新思路。多位教师建议推行“毕业论文与专业实践结合”模式,鼓励学生以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为研究对象,将毕业论文写作与职业能力提升相结合;同时建立“优秀毕业论文展示机制”,通过汇编优秀论文集、举办优秀论文分享会等形式,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

朱永莉主任在总结中强调,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系部统筹”三方协同。她表示,系部将更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与工作要求,并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定期总结问题、优化流程。“下一步,我们还将组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真正把‘严把质量关’的要求贯穿毕业论文全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实现专业能力的再提升。”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聚焦实际问题、靶向性强,为后续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提供了清晰路径。“之前指导毕业论文时总觉得‘抓手不足’,这次明确了选题、指导、评审的具体规范,后续工作更有方向了。”一位参与研讨的青年教师说道。相信通过本次研讨会的成果落地,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学与文化产业系的毕业论文质量将实现显著提升,为培养高素质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产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