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14:30-15:30
图:凌博 文:杨宇
视觉传达设计系在十一教学楼211会议室召开了《2026届毕业论文选题的创新性与应用性专题会议》。人文艺术学院书记廖立彬全程参与,会议由系主任杨宇主持,彭利娟老师负责会议记录,应到教师33人,实到15人,因课\请假未到18人。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提升2026届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强化选题的创新性与应用性,推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本次会议以PPT讲解为主线,重点围绕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关键时间节点、创新性与应用性的选题方向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过程中,教师们结合教学与指导经验,对如何在学生论文中强化实践导向和学科交叉进行了交流和思考。

首先,杨宇主任指出,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衡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指标。一个高质量的论文选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整合与深化,更能在职业发展中发挥奠基作用。例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选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真实案例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会议中提出,近三年该类应用型选题的毕业生中,有超过六成进入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工作,这为今后指导学生选题提供了明确方向。
其次,会议明确了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和节点要求。从9月导师分配、选题商定,到10月提交选题表和准备开题,再到次年2月初稿成型、4月终稿完成并答辩,均需学生合理规划,确保质量与效率并重。特别强调了线上材料报送与线下答辩的规范性,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拖延或准备不足而影响学业进程。
在创新性方面,会议强调要从行业前沿、跨领域设计、市场需求与学术研究中寻找突破口。举例而言,可关注AIGC、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也可探索老龄化社会下的适老化设计,或在文化遗产保护、特殊教育工具开发等领域寻找学术与应用结合的方向。这类选题不仅能够展示学生的原创思维,还能产生现实的社会效益。
在应用性方面,会议提出要注重项目对接与实际问题解决。例如,通过参与企业真实设计项目,学生可以在论文中积累实操经验;通过解决校园建设或地方文化产业中的具体问题,论文成果能够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种“以用促学”的思路,既拓宽了论文选题的范围,也增强了成果的社会价值。
此外,会议还对论文写作和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论文标题须以“设计”为核心,不得涉及政治或敏感议题;需避免重复选题,尤其不得照搬前三届已有研究。成果形式上,要求学生不仅提交书面论文,还需完成展板海报、短视频以及IP设计,以全面展示专业能力。特别强调了查重率与AI检测率需控制在15%以下,提醒学生切勿依赖AI生成内容,而要坚持原创与真研学。
此外,会议还对论文写作和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论文标题须以“设计”为核心,不得涉及政治或敏感议题;需避免重复选题,尤其不得照搬前三届已有研究。成果形式上,要求学生不仅提交书面论文,还需完成展板海报、短视频以及IP设计,以全面展示专业能力。特别强调了查重率与AI检测率需控制在15%以下,提醒学生切勿依赖AI生成内容,而要坚持原创与真研学。
在讨论环节中,漆培亦老师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未能熟练掌握建模技术,同时考虑到毕业设计的经费成本,如何才能顺利完成作品?对此,杨宇主任给予了积极回应。他指出,学生可以选择手工制作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系部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作能力。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轻成本压力,还能促使学生在材料使用和工艺探索上展现更多创造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明确了2026届毕业论文工作的方向与重点。视觉传达设计系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和应用为导向,力求通过高质量的论文选题与研究成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6届的毕业论文工作将实现新的突破,并为系部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